|
发布时间:2014-12-28 已阅读 1320 次
|
|
在漫长的中国艺术史演进中,中国画形成了以笔墨质量为标志的经典特征。可以说,一部中国画史在某种意义上只是笔墨文化史与笔墨表达史。历代中国画家都面临着大致相同的命题——以怎样的笔墨去表现世界,而“经典”的文章正是在此中沉淀与陶洗而成的。
读解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刘樸的作品,印证的正是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给人的深刻印象的正是他的笔墨形态、笔墨美感、笔墨质量,及由此聚合的艺术取向——一种“知黑守白”所暗合的宇宙运行大道,构成风云际会、波澜壮阔的宏大景观。其中有岁月的沧桑,有艺术的灵性,有自我的感悟,由此结构的作品不仅笔墨技巧老到与精湛,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承载达到了一定的层面,把往日的情怀与此时的情怀融合为一,在理想主义精神与抒情气质的合一中创造了天籁般的意境。独特的意象造型、极富个性的笔墨语言、深沉浑厚的诗情色彩,拓展了传统山水画的美感领域,显示出力逼经典的艺术品格。
概括地说,刘樸的山水画气象博大、豪迈放达、笔力雄厚、意境深邃,是具有这种品格的。而且,这种品格不仅表现在他的苍润相济的宏篇巨帙中,也表现在他的笔精墨妙的斗方小品中,即使在他的这批扇画新作中,也展现出一种出人意料,不同凡响的效果。那种由章法、笔墨、意境的大气生发的那种以小观大的艺术张力和令人遐想的神秘色彩,都是他画作中永恒的魅力。
刘樸非常重视自我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完善。他认为,艺术必须真诚,而创作更需激情。他厌弃那种照抄照搬和毫无感觉的重复前人、重复古人、重复他人的无病呻吟。对于他来说,创作是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和画家特有的语言模式与具体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去再现一种全新的情感意识。他习惯于突现主体的构图,自然新巧,充满着节奏感、韵律感。如果说刘樸的扇画创作的意境是诗,那么他的构图就是音乐。因为在我的感觉中,它的画面上常常传来令人低回的音乐之声,似急节繁音之齐鸣。如《蜀江草碧》、《长松含石韵》、《碧崖飞练》、《松岗独步》等扇画,都是在高松耸峙之下,不断变化着构图。松陵溪流的高、下、曲、折,山石的纵横露藏的叠加与重组,以及烟云缥缈的神秘幽深,呈现出一种大开大阖之势。画家通过对巴蜀之地的崇山峻岭、危崖横、水流天外、断云空起的描述,把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而骨法用笔、墨色积染、赋色质朴单纯、画面追求坚实浑厚且不失空灵的画风,又把这种景观渲染的淋漓尽致。
毋庸置疑,刘樸的笔墨来自传统“经典”,但是,他用一种当代人的智慧与心性把这份传统的理法演绎成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却是属于他对当代艺术的贡献。我相信,在他的心灵中,于落笔之前就有了一个整体的山水的自然生命。那是一篇由客观自然构成的生命意象,他必于营构和放笔之前去追寻那意象的生命。他进入的是自然生命状态的整体氛境和气象,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显示出来的,不是自然的描摹,也不是自然的真实再现,而是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本质景观。
刘樸在扇画这一特殊的形制中所作的山水文章,切入的角度是登临与远眺,因而产生了“目极八荒”、“对物应神”的胸襟气度。在这有限的天地中,刘樸的山水画,或层次繁复、或空阔简远、或交叠错位,抑或由较小局部的山石景观,伸张为较大的精神空间这样一种抒情气势,力图运用水墨渲染、点线的生动结合、墨色的丰富多变表现主题的虚与实、神韵与理气。比如《蜀山清境》、《千峰锁翠》、《樵声堂岭上》等扇画,多是高耸挺拔之逶迤群山,矗立在云烟之间,若隐若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这正是蜀地山水之特色。画家的意念,随着巍巍山峰的绵延起伏,由近向远曲折地伸展开去,消失在云际。这里已经不仅是自然空间,同时也是画家精神意念上的空间;不仅富于情思,更有一分高昂的人生意志,特别是从登临、远眺的角度去结构画面,更充分地体现了一种胸襟开阔与刚健自强的精神。而画家扇面中那几组常见的意象:烟云落暮、高天归鸟、山川飞瀑,是何等苍茫、壮阔的境界。我们不仅看到了蜀地山水的辽阔景象,不仅感受到水墨写意透出的胸襟,更感受到一种崭新的山水诗情。
在今日画坛,刘樸以如此客观的视觉透视自然,以统摄的方式把握笔下的世界,不能不说是拉开了他自己与传统、与当代诸家的距离,成就了自己的艺术境界。这种对自然的本质观与取境造像的整体观,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艺术方式,也与我们所处时代的生活情境与现实结构相对应。多年的创作经验表明,正是那些理念、情感、独特感悟和认识以及对形式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刘樸特有的大气风神的精神面貌和艺术风格。
|
作者:贾德江
|
|
|
|
|
|